腹主動脈瘤 (AAA)
1. 腹主動脈瘤是什麼?
腹主動脈位於腹腔內的一條動脈血管,提供腹部各個器官血液,為持正常的功能。正常的腹主動脈直徑大約兩厘米,當腹主動脈直徑變得比正常大,便稱之為腹主動脈瘤。
2. 主動脈瘤的成因是什麼?
當腹主動脈的血管壁變得薄弱,彈性減低,加上長期承受著血液流動的壓力,腹主動脈的直徑逐漸增加,像氣球一樣膨脹,形成腹主動脈瘤。
3. 腹主動脈瘤是否很常見?
每年香港大概有一千宗腹主動脈瘤新個案,約有二百宗死亡。隨著香港人口老化,壽命延長,糖尿病及高血壓年輕化,這促使腹主動脈發病年齡趨向年輕化,增加患者總數目。
4. 腹主動脈瘤會有什麼徵狀及危險?
腹主動脈瘤一般都沒有任何的徵狀,小部分個案會感覺到或觸摸到肚臍附近有腫塊跳動。當腹主動脈瘤變大時,患者可能會感到腹痛,背痛或腰痛。如果動脈瘤大至將要破裂時,情況已經十分危急,必須要馬上把患者送到醫院即時處理。否則一旦破裂,便會造成腹腔內大量出血,隨時有會生命危險。
5. 如何診斷腹主動脈瘤?
醫生可以透過替病人進行腹部觸診,初步評估腹主動脈瘤存在的可能性。亦可以進行腹部超聲波掃瞄,作出初步篩檢。如需要進一步確診,腹部電腦掃瞄更能準確地讓醫生了解病人腹主動脈瘤的情況,令醫生可以更有效替患者作出處理。
6. 有什麼方法處理我的腹主動脈瘤?
醫生會先評估病人的腹主動脈瘤的情況,才決定選擇剖腹手術或微創手術 (腔内隔絕術)。
剖腹手術 (Open Aneurysm Surgery) 先在腹部位置開一個又長又深的造口,直達腹主動脈瘤,以人造血管取替動脈瘤的血管。
在手術期間,病人會接受全身麻醉,手術後一般需要留院觀察約一星期,情況穩定後,才可出院回家休息。由於手術的傷口比較長及深,所以會容易引致失血過多,傷口受細菌感染的機會亦較高,所需要的康復時間也較長,一般情況均需要二至三個月,才能夠完全康復。

腔内隔絕術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EVAR) 所造成手術後的併發症(如傷口受細菌感染、失血過多,或呼吸系統受損)風險相對較低。以現今的醫學,醫生較為主張採用腔内隔絕術去治療腹主動脈瘤,而且醫療儀器及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效果亦相當理想。
醫生先會為病人進局部麻醉,再在大腿內側刺一個小孔,利用X光影像引導,用管道引入支架,傳至腹主動脈瘤內,支架會被撐開,貼著腹主動脈的內壁,腹主動脈瘤所受的壓力便因此減低,並且縮細,避免動脈瘤繼續受壓而爆裂。
接受腔内隔絕術的病人,在手術後只需留院觀察三至四天,情況穩定後便可出院。這項手術最大的好處就是傷口比較細小,減低因手術而造成的失血,手術的傷口受細菌感染率亦較低,痊癒時間較快。而且這項手術無需全身麻醉,所以避免造成呼吸系統受損,從而加速手術後的康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