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 |

腸鏡


1. 什麼是腸鏡?

腸鏡檢查是利用內視鏡經由病人的肛門,進入下消化道,包括迴腸末端、盲腸、結腸各部位、直腸及肛門。醫生可以觀察到內部狀況,以進行檢查、診斷及治療。

2. 腸鏡有什麼作用?

腸鏡可以檢查病人的下腔消化道,包括迴腸末端、盲腸、結腸各部位、直腸及肛門的內部狀況。如有懷疑患有腸臟疾病,如癌症、出血或大便帶有隱血、大便習慣改變、長期肚瀉或便秘、排便困難等情況,均應接受腸鏡檢查,找出致病原因。腸鏡檢查進行期間,能夠同時通過各種輔助儀器,對病源作活鉗樣本化驗及進行治療,例如切除大腸息肉。

3. 接受腸鏡檢查前,有什麼需要準備和注意?

檢查前,病人需要:

  • 經醫生講解檢查過程及有機會出現的風險後,需要簽署檢查同意書。
  • 在檢查前一星期前,停止服用補血丸或鐵丸,避免進食高纖食物,如蔬菜水果等。病人需要按醫生指示服用輕瀉劑;
  • 在檢查前一日,病人需要按醫生指示清洗大腸,服用瀉藥後病人會有肚瀉現象。清洗大腸後,病人只可進食流質食物。
  • 向醫生查詢有關服用長期病患(糖尿病、高血壓、或藥物過敏)的藥物之安排。
  • 按醫生指示是否因要接受腸臟內視鏡治療而需要入院,但照腸鏡一般不需要入院。

4. 接受腸鏡檢查時,會有任何不適的情況出現或病人需要如何合作?

在腸鏡開始前,醫生先會替病人注射適量的鎮定劑或止痛劑,以減低病人的焦慮及檢查時所引起的不適。開始時,病人需曲膝側臥,以便腸鏡能順行進入肛門。檢查過程中,醫生會按需要作出適當的措施,以作診斷或治療用途,如抽取組織化驗,切除息肉或止血等。整個過程病人均保持清醒。一般檢查需時半小時至一小時。但一些複雜個案或需要特別治療的病人,所需的時間可能會稍長。

5. 腸鏡檢查後,有什麼要跟進各注意?

腸鏡檢查後,病人會可能感到肚脹,但不久便會消失,如有腹劇痛,請立即通知醫生作出檢查或處理。經過抽取組織或息肉切除,可能會發現大便中有少許血絲,若發現大量出血,應通知醫護人員。如檢查後沒有任何異常,病人方可離開回家休息。

6. 腸鏡檢查會有什麼不良影響?

病人一般會在腸鏡檢查後感到少量氣脹,這屬正常現象,無須擔心,只要稍作休息便可。腸鏡檢查有可能引起腸臟穿破、腸臟出血等併發症,但發生機會極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