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治療
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治療目標是減少腿部痛楚,改善活動能力,從而改善生活質素,減低截肢的風險。治療方向主要是改變生活習慣、藥物治療及重建血管(增加受影響腿部血流量)等方法。
改變生活習慣及飲食治療
所有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患者都應該改變生活習慣以減少及控制引致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風險因素。例如戒煙、降低血壓、膽固醇及穩定血糖等,及保持健康飲食及維持標準體重。另外,平時留意護理雙足,穿合適的鞋襪,觀察雙足有無傷口,如有及早治療。
藥物治療藥物治療
- Aspirin: 抗血小板藥物
- Clopidogrel: 作用為選擇性抑制血小板凝集藥物
- Pentoxifylline: 血液循環促進劑, 具有抗血小板功能,藉其對紅血球變的影響,抑制血小板凝集及減低血液粘稠度,改善末梢血管循環
- Cilostazol: 有抗血小板凝集和血管擴張作用
以上藥物應咨詢醫生及由醫生處方才可應用。
手術治療 - 重建血管
治療的目的是增加受影響位置的血流, 減低患者跛行的情況惡化或痛楚等、或出現潰瘍或壞疽,便需要考慮接受血管重建手術。現時血管重建手術主要有兩種方法:微創手術或開方式手術。
經皮穿刺動脈腔內整形術(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 血管內支架術 (Stent)
這是一種微創手術。醫生會將一條糼細的導管插入受影響的血管位置,然後經導管放入一條有細小氣球的管道到血管內壁,再打脹氣球,壓扁血管內壁的硬塊,擴張血管。有時需要另外放置支架,以便保持血管暢通。手術可用局部麻醉,而且傷口只有一個針孔的大小,相對開方式手術的創傷性較少,感染風險細。手術需要在設置X-光的手術室內進行。手術後患者只需留院一至兩天觀察。
開方式血管繞道手術(Open Bypass Surgery)
手術目的是繞過閉塞的血管,搭建血管,回復受影響組織的供血。手術時,醫生會在血管閉塞的位置上方或下方搭建血管或人造血管,令血液能繞過閉塞位置,恢復下肢的供血。手術需要全身麻醉,傷口較大,比微創手術需要更長時間復原。血管繞道手術的效果比微創手術較持久,但微創手術可以重覆進行。只有微創手術失敗時才會選擇血管繞道(搭橋)手術。
醫生會根據血管閉塞的位置、受影響血管的結構,決定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一般而言,醫生會先考慮創傷性較少的微創手術。如果,下肢血管閉塞嚴重或其他原因,便需要選擇血管繞道(搭橋)手術。現時微創血管重建手術的技術及儀器愈趨先進,因此微創手術逐漸成為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首選治療方案。